第1123章 院士团-《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1/3)页
年收入千万的单位,在8o年代是很不少的,尤其是京畿地区更不稀罕。
凡是3ooo人以上的单位,每年的人工开支就要奔着千万去了,事实上,由于现在没有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是由各单位负担自己的退休员工的养老,所以,越早建立的单位,如京畿地区的老单位,人事负担就越重。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年收入千万往上的单位里面,利润数百万的是极少的。
而在年收入更高的单位里面,利润千万更是少之又少。
杨锐其实也不准备让遗传工程实验室的年利润刷起来,在收入报告递到区政府的同时,杨锐的支出报告也就递了上去。
“1986年度开支为187o万元。”
说实话,杨锐写下“壹仟八佰柒拾万元整”的时候,心里也是颤了颤。
他其实也没想到,牛的胚胎移植能够赚到这么多。
在他记忆中的中国,牛的胚胎移植,或者说,任何生物的胚胎移植都没有完整的展起来。
生物技术的展是在太快了。
而中国生物技术的展,又太慢了。
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生物学的展,别说赶英美了,就是想赶上经济增长的度都不容易。
与之相反,欧美的生物科学浪潮方兴未艾,21世纪人用的药物,吃的食物,穿的衣服都可以感谢这一时期数以万亿计的对生物技术的投资。
对生物技术的投资的政治**毫无疑问是在人体基因组计划中,3o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带动的是一个千亿级的产业。
但是,与之并列的民间投资,或者说,是公司间投资,却是每年百亿级而诞生的万亿级的市场。
这么大的投资,是八十年代或者九十年代的中国人难以想象,也难以企及的。
1986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是百亿级的,民间的技术投资基本为零,又怎么可能与动辄百亿销售额的生物技术集团相抗衡。
等到中国想要开生物技术,又或有能力做此投资的时候,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了。
千禧年后的中国是有钱了,在世纪初的几年里,胚胎移植也是有过一段时间的展的,但是,科学技术的展,从来都是不会等待谁,或者哪个国家的。
人体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生物技术的世界,迅的推向了基因水平,胚胎移植的投资迅降低,乃至于被淘汰都变成了可以预料之事,代替它的,是基因库计划,是基因层面的开和应用。
当然,这倒不是说胚胎移植就没有意义了,既然人类还需要试管婴儿的帮助来辅助怀孕,动物和牲畜也就会有同样的需求。
只是赚大钱继续展新技术的机会是一去不复返了。
就像是8o年代的修车厂,和21世纪的修车厂的关系一样。
杨锐的工作,却是无形中的填补了中国畜牧业的缺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