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天工造物(中)-《大明枭臣》
第(1/3)页
姜榆罔毕竟没有实际参与过鸟铳或火铳这种古代火器的大规模制作,对于可能的产量估计还是存在问题。
以他对鸟铳生产的了解,卢崇这几十个人,能在三个月里做出二百件就是极限了。
完全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借助相对先进的设计图纸和后代的工程管理方法,分环节模拟流水线的生产管理方式,实际的生产效率已经被提升到两倍。
这里面姜榆罔的估计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他在估计鸟铳制作时间时,参考了一些后来嘉靖年间对于鸟铳制作工艺的描述,里面的工艺并非最佳,而卢崇研究出的制作方法速度更快。
第二是他小看了流水线生产管理方式的效果,这种方式首先是把原本人力手工生产过程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工匠个体联系了起来,形成了集体生产的标准性,纪律性的同时提高了效率。
其次则是通过流水线,甚至是多重流水线的工艺过程安排,加上和冶炼部门的合作对接,保证了所有工匠在工作时间内能够充分地参与到火器制作中来。
加上莽古堡和炼金院日日夜夜关于这些鸟铳的重要性的宣传,好像少造出来一支,就会让所有人遭到麓川军的屠戮,所以几乎所有人都是铆足了劲在制造火器。
那劲头,仿佛每一把火器都是他们的命一般珍贵。而这些火器,尤其是鸟铳的威力,所有人都在成品的试验中见识过,没有一个工匠会质疑自己手下打造的火器在未来的战争中能派上的用处。
“这么多!卢崇,你可不要说大话,务必保证鸟铳的质量,一定不能出现随随便便就炸膛的事情。”姜榆罔听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不由得喜形于色,完全没有想到卢崇其实还隐瞒了产量。
“相信我,榆罔哥。”卢崇对于姜榆罔的这个要求自然是信心百倍,他既然能制造这么多鸟铳,优中择优供应给部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丝毫不担心质量问题,用上了最亲近的说法来让姜榆罔安心。
······························
两人分别后,姜榆罔回到了自己的营帐,现在这里是情报部的总部所在。
为了保证情报部中文件的安全,他专门从部队中找了几个知根知底的可靠人物做卫兵,日夜轮流守护。
一走进去,阿天正在查看着情报员最新呈递上来的消息情报,歪七扭八的字迹和凌乱的配图让她看得秀眉微蹙,不过这已经是代表了莽古堡的最高文化水准之一了。
她的姿态则是随意地有些过头,躺在姜榆罔的床上,仰着头看文件,一派身心放松的样子。
“喂,这么累么,躺着看东西?”姜榆罔走了进来,看见阿天的样子,不由得露出微笑。
“你?”阿天赶紧一个激灵坐了起来,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又撒娇似的抱怨:“的确很累啊,这些天来教他们识字读书,费了很大的力气。”
“效果如何?”姜榆罔顺势问起扫盲教育的情况。
“情报部的大家学得还算认真,毕竟他们都看到了于石直接去做副连长,张喜和刘元两个去做排长的事情了,知道了在情报部立功,可以轻松当上军官的事情。”阿天开始介绍。
“第一批在那个刀师傅建的小楼里的学生共计五十三人,其中情报部全员三十二人,普通士兵十一人,工匠包括卢崇在内五人,其他是普通村民,也就是你说的那个————后勤人员。”
第(1/3)页